Total Pageviews

180950

Wednesday, 20 May 2015

三不五時心跳忽快忽慢,70%的人都出現過心律不整,怎麼改善?怎麼處理?這篇文章可以救你一命!

心臟是我們身體維持生命最重要的器官,當心臟停止跳動即是生命的終止。正常情況下,主宰心臟跳動是由右心房的竇房結來控制,經由房室結、希氏徑把電刺激由心房傳到心室引起心臟的收縮以維持正常的血壓及身體所需之血液供應。當此特殊的心臟電氣傳導系統出現毛病,就會有各種不正常的心跳出現,而引起心律不整的問題。

心律不整
依心律不整的類別,病人可以是全無症狀,或是感覺心跳加快,或是感覺不規則的心跳。但是當嚴重時可引起病人休克、昏倒甚至猝死。在猝死的病人中,有九成以上的病人是因快速的心室頻脈或心室顫動而引起。故對於心律不整的病症,絕對不可掉以輕心,當自己感覺有心跳不正常的現象時,一定得找心臟專科醫師詳細檢查,找出類型,評估它的嚴重性及引起症狀的原因並給予最適當的治療。


心律不整症狀

部分頻脈患者並未出現症狀,但有些人則會受到嚴重傷害。心律不整症狀症狀涵蓋範圍甚廣,從感覺頭昏眼花至心因性猝死。引發的原因是身體缺乏穩定的血流供應,可能包含:
  • 心悸
  • 心跳速率過快
  • 呼吸急促
  • 胸痛
  • 眩暈
  • 頭昏眼花
  • 昏厥
頭昏眼花及眩暈

心律不整原因

造成心律不整原因很多,包括:
  • 心臟病
  • 體溫失調
  • 內分泌疾病
  • 神經系統疾病
  • 呼吸系統疾病
  • 電解質異常
  • 精神疾病
  • 毒物或藥物之影響
激烈运动后心脏平伏不下来
心律不整的種類很多,對心臟供應全身血液的影響各有輕重不同之影響。依類別病人可以是全無症狀或感覺心跳不規則、心悸、呼吸不順、胸悶、頭重腳輕、四肢無力、昏厥,嚴重者甚至猝死。醫師會根據心律不整原因與種類決定是否需要治療,輕微的可能只需觀察而不需服藥,嚴重的則可能需急救,以電擊、藥物或其他方法挽救生命。

心律不整会引起呼吸不順
專家提示:

竇性心律不齊常見於年輕人,通常不必治療,活動後心率增快則消失。對有症狀者使用提高心率藥物如阿托品、異丙腎上腺素等。

從醫學上講,竇性心率不齊分兩類,一類是呼吸性、一類是非呼吸性,前者主要是與生理性變化有關屬於正常的,不需要進行治療。後者多半出現在某些心髒病中,同時伴有心電圖的其他改變容易發現。單純的呼吸性竇性心率不齊是屬於正常的,但是不能夠代替所有的檢查,如果其他的檢查都正常的話就可以不用管它。

心率不齊應分清是竇性律不齊還是早博,總體治療應已綜合的休息,調整情緒為主,應避免激烈運動,熬夜、濃茶咖啡、情緒過高過低的表現。

关心家中老人,预防悲剧
更多健康信息及优惠活动请关注我们:Wellness Lab 健康验血中心
如果您喜欢本篇文章,您可以分享到朋友圈,和朋友一起分享健康资讯,品味健康人生!
不妨让你朋友也扫描上面的二维码,共同成为我们App的朋友吧!




不必花一分錢,就可測十種病!分享出去让大家都知道吧!



一、肺功能檢查


1、憋氣
深吸一口氣,然後憋氣,時間越久越好。能憋氣50秒鐘最理想(50歲為30秒、60歲為25秒),如果少於10秒,說明肺功能很差。

2、吹氣
深吸一口氣,然後吹氣,能在3秒內吹完則肺功能正常(50歲為4秒,60歲為5秒)。中老年人吹氣時間超過6秒,預示肺功能下降,可能存在氣道阻塞性肺疾患,很可能是慢性阻塞性肺病造成的。

肺功能测试

二、心功能檢查

1、原地小跑一會兒
感到微微氣喘即可,脈搏增快到每分鐘100-120次。停止活動後,在5-6分鐘脈搏恢復正常者,心功能良好。如需要8分鐘恢復,說明心功能較差;超過8分鐘則心功能有問題。

2、爬樓梯
中老年人爬 3 - 5 層樓梯感到心跳加快,有些氣喘,但休息10分鐘恢復正常為良好。如爬完樓梯感到心臟像要從嗓子眼兒跳出來,休息20-30分鐘後仍感到氣急、呼吸困難,甚至心跳越來越快,則心功能明顯下降。

感觉问题严重,请安排体检做个心电图吧

三、動脈硬化檢查 - 坐位前屈

坐在地板上,向前伸直腿,腳趾朝上,腰部前彎,手臂前伸努力觸及腳趾。如果夠不到腳趾,或夠腳趾的過程中感到憋氣、心慌等不適,說明動脈已硬化。做以上動作時動脈血管壁受到牽拉,如血管壁硬化則會產生不適。


四、糖尿病檢查 - 單側眼瞼下垂

中老年人突然一側眼瞼下垂,這是糖尿病引起的動眼神經麻痺的信號。長期慢性的高血糖可引起機體的代謝紊亂,從而導致糖尿病微血管病變,引起單側眼瞼下垂。患側眼眶上區疼痛,有時看東西重影。

單側眼瞼下垂?看東西重影?小心糖尿

五、青光眼檢查-觀察瞳孔

瞳孔正常直徑為2-5毫米,圓形。瞳孔呈橢圓形多是青光眼的表現。當青光眼患者眼壓增高時,動脈血管的末梢缺血最明顯,所以上下方虹膜缺血最早、最重,虹膜缺血性萎縮就明顯些,導致瞳孔呈垂直橢圓形。


六、腎病檢查

查尿蛋白取100毫升新鮮尿液,放入器皿中,加熱至沸騰後,尿液會出現渾濁。此時在尿液中滴入5-10滴白醋,並再次加熱,如渾濁消失表示正常,如渾濁不消失則為蛋白尿,應引起警惕。
蛋白尿,是时候检查肾了

七、血液黏稠檢查

看舌頭,對著鏡子伸出舌頭,如舌頭顏色發紫,說明血液黏稠;如果不僅發紫還有紫色斑點,則血液黏稠度過高,並已出現循環不良和淤血。


八、骨質疏鬆檢查 - 測中指間距

兩手向兩側水平伸直,測量兩手中指指尖之間的直線距離,然後再測量身高。如果身高比兩指間的距離少,說明骨質疏鬆和骨密度減少。身高比指尖距離少2-3釐米者,照X線相片可顯示為明顯的骨質疏鬆。


九、腰椎間盤突出檢查 - 挺腹伸腰

仰臥,兩手置於體側,以枕部及兩足跟為著力點,將腹部向上抬起,保持上述體位並深吸氣憋10-20秒,憋至面色潮紅,如感到腰痛及下肢放射痛,說明腰椎間盤突出。這項測試是通過增加腹內壓力使腰部椎管內壓力增大,如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神經根病變,就會引發腰部及下肢疼痛。
腰痛?

十、骶髂關節檢查-盤腿試驗

又稱 “4” 字試驗,仰臥,將一隻腳向內彎曲放在另一側伸直的大腿上。請家人一手按住對側胯骨,另一手將屈曲的膝部往下壓,若臀部出現疼痛說明骶髂關節有病變。骶髂關節疾病是產生腰腿痛的常見原因之一,特別是老人腰腿痛多由此引發。

更多健康信息及优惠活动请关注我们:Wellness Lab 健康验血中心
如果您喜欢本篇文章,您可以分享到朋友圈,和朋友一起分享健康资讯,品味健康人生!
不妨让你朋友也扫描上面的二维码,共同成为我们App的朋友吧!




用藥前你一定要知道的事!如何安全用藥?│這樣做,痠疼痛不上身

痠痛,早已成為全民公敵!當痠痛來臨時,你是選擇咬著牙,繼續為生活打拼;還是早已備好藥品,隨時「喬」一下!吃止痛藥對抗痠痛,是不智的行為嗎?國泰綜合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簡文仁表示,當身體感到痠痛時,應先排除器官臟腑的病變,若確診為筋骨痠痛,且疼痛已經嚴重干擾你的生活,當然可以吃止痛藥。

痠痛,早已成為全民公敵!

外用.內服 止痛藥

而止痛藥最常用的有非類固醇抗發炎劑(NSAIDs)、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一般來說,乙醯胺酚對身體的負擔較小,因此會優先考慮,若效果不如預期,才會選擇「非類固醇抗發炎劑」。萬芳醫院復健科主任張光華進一步補充說明,口服止痛藥應用於「急性期」,並依醫師指示正確用藥,較不會有傷身之虞。

依醫師指示正確用藥,較不會有傷身之虞
「若是只有局部的痠痛,對生活無太大的干擾,不曾有坐立難安的現象,建議利用“外用藥”如痠痛貼布或藥膏緩解疼痛;至於,噴劑,因無法確認使用劑量多寡,則持保留的態度,民眾選擇外用止痛藥品時,一次選擇其中一種即可,請不要多種製劑混合使用,」張光華提醒。

来历不明的痠痛可能代表一些病变
國人對使用藥膏或貼布的警覺性低,常常哪裡痛就貼哪裡!美國於2007年曾發生一名就讀史坦登島諾特丹高中的17歲田徑選手Arielle Newman,因過量使用消除肌肉痠痛產品導致死亡案例!「使用痠痛貼布或藥膏,千萬不要因為全身痠痛,就大面積的使用,一般來說,痠痛貼布一天使用以4片為限,」張光華嚴肅的表示。選用中藥貼布,不宜選擇原形草藥製劑的貼布,當皮膚有傷口時,細菌將會透過皮膚進入體內,甚至引發蜂窩性組織炎的危險。

长期保持一个姿势容易导致痠痛
在使用外用藥品前,應詳細閱讀藥品外包裝上的說明書,痠痛貼布每次不宜超過6小時,敏感性肌膚者以4小時為限,避免肌膚因長時間不透氣、悶熱而產生紅腫癢、發炎、過敏的症狀。使用外用藥膏前後,需以肥皂將雙手洗淨,塗抹藥膏不宜太厚,輕輕塗抹一層即可。然而,不論是口服或是外用貼布、藥膏等任何形式的止痛劑,長期過量使用也會造成肝、腎損傷。

有时候,针灸可以解决问题

肌肉鬆弛劑

肌肉鬆弛劑可以降低肌肉強度,讓肌肉放鬆,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廢物代謝,具緩解疼痛效果;肌肉鬆弛劑相較於止痛藥,其副作用來得低,嗜睡、頭暈目眩等為最大副作用,因此,也不建議與酒精併用,以免會加重昏沉效果,醫師在開立處方時,會詢問病人的交通工具,若是自行騎車或開車等,就得小心使用。
雖然肌肉鬆弛劑比起止痛藥來得安全,但也不表示可以長期使用
必要时,做个身体检验查出问题所在
更多健康信息及优惠活动请关注我们:Wellness Lab 健康验血中心
如果您喜欢本篇文章,您可以分享到朋友圈,和朋友一起分享健康资讯,品味健康人生!

不妨让你朋友也扫描上面的二维码,共同成为我们App的朋友吧!